在食用菌工廠化生產中,培養室和出菇房的消毒是有嚴格的操作流程的,而對于溫室和大棚的生產方式,大多不重視消毒,這是導致大棚食用菌栽培污染的一個重要原因。
下面是菇行天下總結的食用菌溫室和大棚的消毒操作流程,注意這是一個整體流程,而不是簡單的一次藥物消毒。
1、清棚
在菌包出菇全部結束以后,要及時的將出菇后的菌包運出大棚。
如果沒有及時清棚,廢棄的菌包會繼續滋生雜菌和蟲害,特別是在夏季高溫、高濕的環境下。
2、打掃衛生
清棚以后,要馬上打掃衛生,清理一些殘菇、料渣等。
同時,也包括大棚周邊的衛生清理,廢棄的菌包、廢料等都要及時清理。
3、清洗
打掃衛生后,要對大棚進行清洗,包括地面、后墻等,最好使用高壓洗車機沖洗,在沖洗的水中可以適當加入消毒藥物。
如果是土墻或者不能沖洗的大棚,可以對后墻噴涂一層石灰進行覆蓋,效果也很好。
4、通風干燥或者曬棚
在清洗以后,最好進行曬棚,利用太陽光對大棚進行暴曬和干燥。
如果不能進行曬棚,就要進行大量的通風干燥。
5、殺菌、殺蟲
在曬棚或者通風結束以后,要分別進行殺菌消毒和殺蟲的處理。
使用常規的消毒藥物和殺蟲藥物即可,如果大棚環境較差,或者上次栽培出現過污染,可以進行反復消毒和通風2-3次。
6、再次通風
7、在大棚進入菌包的前1天,再次進行消毒。
控制污染,是做食用菌的前提,而保持環境是控制污染的前提。
免費食用菌技術咨詢微信:13674230281(微信)

掃描這個二維碼,或者添加13674230281的微信,免費咨詢食用菌技術問題。